钾盐作为重要肥料来源,是保证粮食安全生产供应的决定性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钾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钾盐消费的20%左右。全球钾盐资源丰富但分布集中,而中国钾盐资源相对较少。

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长期受钾肥短缺困扰,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发达国家农作物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为1:0.42:0.42,但很多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钾肥的使用量远远低于作物增产增收所需水平。以中国为例,农业部要求比例为1:0.43:0.3而平均施用水平仅为1:0.42:016主要原因是中国探明的钾盐资源有限,本国生产的钾肥仅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1/3-1/2

大量钾肥需求依靠从欧美国家进口,资源对外依存度一直在50%左右。目前国际钾盐资源贸易供需分离且已形成寡头垄断,对中国钾盐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现状十分不利。保障境外钾盐资源安全供应和市场稳定是中国长期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投资开发境外钾盐矿有利于实现钾盐资源来源多元化,增强中国战略主动性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开发境外钾盐矿是解决中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钾盐资源,约占世界钾盐资源探明总储量的51.1%,是全球主要钾盐生产区,也是未来中国钾盐主要进口来源地。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东南亚基础设施得到很大升级,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东盟国家中,泰国是中国重要的友好邻邦且拥有巨大的钾盐储量,是中国钾盐战略安全布局不可忽视的潜在合作国。长期以来,泰国由于普遍缺乏技术和资金,并未大规模勘探和开采钾盐。2014年以来泰国开放钾盐勘探和开采,这也为中国利用“中新经济走廊”与泰国展开合作,并进一步规划和投资周边国家钾盐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中国推动与泰国钾肥工业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资源拥有过的钾盐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也是弥补中国农用钾肥供应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