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尔汗盐湖的“绿色发展”之路
“察尔汗盐湖的开发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从最初的土法上马、人拉肩扛,实现了中国钾肥“零”的突破。几十年来,经过三代盐湖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断努力,生产钾肥产量也由最初的不到1000吨发展到现在的500万吨产能乃至形成盐湖循环经济模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工业基地……”在盐湖博物馆内,工作人员赵青赟正在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盐湖艰苦创业”的历史。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一个个实物场景,记载着一个故事、讲述了一段经历、勾起了一份回忆,让在场的人感受到了几代盐湖人扎根盐湖、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开启共和国钾肥事业新征程的历史使命和奋进力量。
正在参观的盐湖集团退休职工刘家兵说:“1958年,第一代盐湖人来到这里,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环境十分恶劣,硬是用铁锹、铁锤、铁扒犁等工具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袋钾肥,填补了中国钾肥行业的空白。现如今盐湖开发技术、生产规模、产品质量以及工人的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几代盐湖人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出的成绩。”
建成世界级钾工业基地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铷、銫、溴、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内陆综合性盐湖。盐资源总储量多达600多亿吨,镁、锂、钾储量均居中国之首。1958年,老一辈盐湖人怀揣着产业报国的梦想,秉承“扎根盐湖,艰苦奋斗,瞄准世界,争创一流”的老盐湖精神,踏着慕生忠将军在千难万苦中开创的青藏公路,土法上马、高速办厂、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靠人拉肩扛生产出我国第一袋钾肥,开启了中国钾肥工业的序幕。沿着老一辈盐湖人的足迹,几代盐湖人艰苦创业、锐意创新,盐湖资源实现了从单一的钾资源开发到镁、锂、钾、钠、氯齐头并进的循环经济模式。
几十年来,深知肩负重任的盐湖人通过不断创新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突破低品位固体钾矿溶解转化高效开采、光卤石水采船采输、反浮选冷结晶工艺、尾矿热溶结晶再利用技术。从改革开放初期年产100万吨服务30年到现在500万吨规模服务50年,拥有年产500万吨钾肥生产能力,产能位列全球第四位。盐湖钾肥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从弱到强,盐湖资源从单一钾开发至镁、锂、钾、钠、氯齐头并进,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和盐湖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盐湖股份有限公司从1958年到目前为止,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钾肥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土到洋的过程,从刚开始的产量950吨,达到了今天的500多万吨的产能。从产能、质量、技术各个方面,在全国来讲都处于一个领头羊的角色。在未来的发展当中,盐湖股份也将以钾肥主业为主,争取在资源和政策各个方面允许的情况下,把钾肥的产能提升在一个有效、合理、科学的水平上进行长足发展,同时带动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项目、化工企业金属镁一体化项目等的综合平衡发展。”盐湖股份钾肥分公司财务总监朵万锋说。
“打造国内最大钾肥生产企业” “建成世界级钾工业基地”。 60年艰苦奋斗换来的是盐湖股份在钾肥行业的龙头地位。据了解,目前,盐湖集团已经掌握世界上的全部钾肥生产技术,察尔汗盐湖的钾肥年产量为800万吨,占国内生产总量的85%以上,而盐湖股份作为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钾肥设计年产能达到500万吨。钾盐综合利用率由最初的27%提升至80%以上,单一选矿回收率由40%提升到65%,钾肥消耗由完全依赖进口达到自给率50%以上,提升了我国国际钾肥市场话语权,成为世界钾肥贸易价格凹地。
建设盐湖生态“镁锂钾园”
“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可持续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察尔汗盐湖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将盐湖资源开发利用推动上升至国家层面,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行动纲领,也是盐湖人建设好生态“镁锂钾园”的基本遵循,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嘱托,声声在耳,前行之路,豁然开朗。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的鼓舞下,盐湖人以高度的政治担当和坚定的决心,迈出了决胜“百年盐湖,生态镁锂钾园”新步伐。
金属镁一体化项目试车实现重大突破、一万吨碳酸锂装置填平补齐工程项目开工、钾肥生产实现冬季生产常态化……随着盐湖多个板块项目的强力推进,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生态“镁锂钾园”战略开始提速远航。
近几年,盐湖集团攻克了高镁锂比卤水提锂世界性难题,年产1万吨碳酸锂装置全面达产达标,2+3万吨碳酸锂项目已经启动,推进青海千亿元锂电新能源项目。电解法提镁消化吸收再创新,年产10万吨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全面试车,产量逐步提升,初创多个第一。盐湖利用特色资源,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最大钾工业基地和镁、锂工业基地雏形,走出由单一提钾向钾盐、盐湖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金属、冶金冶炼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之路,打造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经典模式。目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中国钾肥行业排头兵、国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龙头骨干、国家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青海特色支柱产业。盐湖钾肥、盐湖循环产业已经成为青海在国家乃至世界的品牌。
盐湖开发的道路仍然漫长,但全体盐湖人信心满满。该公司将坚持“以钾为主、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从单一的钾肥向化肥产业、无机到有机、化工到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炭化工等多重跨越,初步形成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碱五大产业群,形成“与光伏光热风电新能源融合发展,与天然气、煤炭碳一化工耦合发展”的经典循环经济模式。规划5-10年形成年产10万吨锂系列、100万吨镁系列、1000万吨钾系列、500万吨硝酸盐产品规模。未来将着力打造世界镁工业基地、中国锂新能源材料基地、中国最大钾工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发展的光镁循环经济园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生态式循环经济区。
“站在新的起点,盐湖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盐湖重要指示精神为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以‘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为途径,深化创新驱动,让盐湖生态‘镁锂钾园’扬帆起航”,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说。
攻坚的时刻,呼唤思想引领;奋进的征程,更需步调协同。岁月更迭,但一代又一代的盐湖人依然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并收获着,并将坚定盐湖生态“镁锂钾园”战略目标不动摇,以博大胸怀吸纳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进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用技术、用智慧、用责任走进盐湖发展新时代。(来源:格尔木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