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部网站消息,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实施“科技援疆”“科技援藏”“科技援青”“科技入滇”“科技支宁”“科技兴蒙”等七大重点任务,塑造西部地区独特的创新发展新优势。《方案》提出,实施“科技援青”,通过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工程等方式,共建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

具体来说,将通过深化青海与天津、山东、安徽、重庆等省市合作,健全盐湖产业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提高盐湖钾、镁、锂等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与产业化水平,增强盐湖化工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推动数字盐湖、智慧盐湖建设,加快海西盐湖化工特色循环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升盐湖产业竞争力。

同时,《方案》提到,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工程。推动青海与长江流域及沿黄河省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共同开展三江源地区水资源涵养、生态修复、退化土地治理等技术研究,共建青藏高原野外综合科考基地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实施生态修复、清洁能源利用等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发挥三江源国家公园示范引领作用。

《方案》要求,到2025年,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外溢效应更加明显,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双向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有力支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此外,《方案》提出,提升“青字号”农畜产品产业化技术水平。支持青海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及江苏、四川、甘肃、西藏等地方开展冷水鱼、枸杞等“青字号”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和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培育农业领域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智慧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升西宁、海东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促进青海特色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青海锂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以上。柴达木盆地因盐而名,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等储量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潜在经济价值超过80万亿元。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近年来青海省先后出台了《青海省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等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青海盐湖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上市司中,盐湖股份(000792)是青海省盐湖产业龙头,承担国家柴达木盆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国机通用(600444)会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中科院青海盐湖所等单位研制完成全球首条"千吨级高纯氯化锂"生产线。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