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双轮疾驰!钾盐钾肥与熔盐储能产业盛会启航新篇章
8月18日—20日,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主办、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内蒙古天宇汇景实业集团协办的“2024中国钾盐钾肥产业技术交流大会暨熔盐储能产业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期间,中国钾盐钾肥产业技术交流大会与熔盐储能产业发展论坛同步启幕,两大盛会交相辉映,汇聚行业精英,共襄盛举。在钾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携手探索,共商新篇章,致力于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升级。同时,会议以前瞻性的视角,共谋熔盐储能技术的未来蓝图,为能源存储与利用贡献智慧与力量。
跨界革新钾肥技术盛宴启航
经过60多年开发,我国钾资源开发格局已经到了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以新旧动能转换为手段的关键时期。在中国钾盐钾肥产业技术交流大会上,相关专家和企业代表从设计、技术、工艺、设备等角度对行业最新进展进行了全新解读,促进钾盐钾肥行业从传统行业向智能智造转型升级,实现低碳化、绿色化、智能化智造。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严雄仲以《资源为基,科技为翼,筑牢盐湖战略资源开发坚固基石》为题,从察尔汗盐湖的战略“元素”及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创新推动钾镁锂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循环经济之绿色协调开发及产业融合三个方面展开了阐述。他表示,现在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已经实现多产业耦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步伐从未停止,相信在国家政策推动和各方努力下,青海盐湖一定能成为大农业的“压舱石”、新能源的“护航者”、新材料的“推动者”。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总工程师王淑丽分析了中国钾盐资源勘察趋势,并进行了展望。她认为,我国钾盐钾肥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是深耕国内、加强钾盐勘查开发力度,实现新一轮找矿突破;二是开拓国外,保障中资企业走出去,积极推进境外钾盐项目落地生根;三是科技赋能,加强关键技术革新培育钾盐勘查开发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中国在钾盐产业上下游的国际话语权;四是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政产学研协同联动,形成国内外钾盐勘查开发合力。
提取海水中的钾作为新兴钾矿资源的方式,其技术日益成熟且渐趋完善。东方海钾(厦门)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袁俊生提到,海水提钾技术进展的项目背景是,国内氯化钾消费50%以上依赖进口,全球钾矿垄断,我国氯化钾保障令人担忧,而水中氯化钾总储量有1100万吨。随后,他介绍了海水钾资源提取技术的核心技术和优势,以及项目后期规划。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主任王火焰介绍了钾的作用与土壤钾的形态,钾肥高效施用技术,化肥负面作用与钾肥形态展望。他表示,我国肥料利用率低下,肥料利用率不当计算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以提高表观利用率为高效施肥目标,长期看不可行。高效施肥的目标不仅是使作物高产稳产、农产品优质、土壤质量可持续,还要使肥料养分损失率达到最低。
《钾肥生产工艺技术创新与应用》是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选矿工艺室主任助理孙媛媛的报告主题。她重点介绍了国内钾肥项目典型案例,以及分段分解结晶正浮选工艺、硫酸钾制备新工艺等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立斌在介绍蒸发结晶工艺和设备在工业实践中的应用时,重点探讨了工业结晶技术的目的、机遇和挑战、基本理论,以及蒸发结晶工资的实践应用,还对相关工程技术案例进行了成果展示。
中蓝长化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吕中友围绕全球钾矿资源及分布,钾盐开采、加工技术,工业废料处理与充填,钾盐矿山水安全几个方面,对钾盐矿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为涉及肥料、冶金、化工环保三大板块的江苏福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周守亮在《钾盐造粒技术的新突破》的报告中,对钾盐造粒流程和案例以及超大型钾肥挤压机进行了详细介绍。
致力于利用含钾岩石资源研究的深圳前海大地矿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会上也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前海大地董事长刘浩认为,含钾岩石可以作为钾盐的替代资源。他还对公司的硅基钾肥产品的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上,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月还分享了2024年上半年我国钾肥行业运行走势。她围绕全球钾盐资源、钾肥产能产量、价格走势,我国钾盐资源、钾肥产量、进口情况、价格走势,钾肥产业政策环境,2024上半年市场情况进行了阐述。她表示,上半年我国国产钾肥产量小幅增长,进口量大幅攀升,供应总体充足,库存持续下降,消费持续增长,价格总体呈“V”字走势,效益同比下降。她还对今年下半年钾肥行业走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下半年钾肥供应总量充足,需求维持高位,短期内国内市场下行压力较大,预计下半年钾肥市场供需相对稳定,均价较去年进一步回落。
红利加持熔盐储能炙手可热
为精准洞悉熔盐储能行业脉搏,携手推动其迈向高质量发展新纪元,会议期间,2024熔盐储能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汇聚行业精英,共谋熔盐储能技术的未来蓝图,充分展现熔盐储能领域的独特魅力与显著优势。
熔盐储能行业未来可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伟华在会上作了题为《“双碳”战略下熔盐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及未来前景分析》的报告。她认为,熔盐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五大方向是单位储热成本造价和运维成本降低、提升热电转化效率和长期运行能力、根据场景应用的熔盐介质开发应用、熔盐腐蚀抑制技术及熔盐全产业链构筑、变革型技术研发和创新。
“为提升光热发电效率,下一代高温储热技术要求更宽温域的混合熔盐。”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孙泽表示,“目前共获取6350个熔盐组成及其性质数据,设定筛选规则,确定成分、性质、来源等48种相关因素,建立培盐数据库MSCPD,此外依据数据库可以对熔盐配方进行数据挖掘,为经验假没提供定量依据。对海量熔盐空间进行筛选,最终将熔盐的使用温度拓宽了134.01℃。”
会上,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技术总监、国务院安委会专家刘啸武从熔盐储能过程中危险性分析、国内外典型事故案例、风险防范措施与建议以及政策法规与安全提升要求等方面作了题为“熔盐使用安全性分析”的报告。为了确保熔盐储能过程中的安全性,他建议,要加强设备巡检,确保密封性能良好,严格控制操作温度,防止超温现象发生,并要定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建立应急预案,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围绕“让空气更清新”的使命,坚定以产业报国的决心和信念,专注鄯善钠硝石资源开发。新疆硝石钾肥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温红博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深入开发新疆鄯善钠硝石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优化钠硝石法生产硝酸钠工艺,为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必需的熔盐储能新材料,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钟莉在会上作了题为《面向碳中和的熔盐利用与回收策略》的报告,她表示,熔盐储能作为一种新兴的长时储能方式,在新型储能赛道上具有储能规模大、储能时间长、寿命长等三大明显优势。未来,熔盐储能将向新材料和设备升级、储能密度提升、智能化与安全监控、应用场景拓展以及熔盐回收循环利用等方向快速发展。
到2030年底,合成氨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过程绿电、绿氢消费占比明显提升,合成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山西常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技术总监王洪国针对光热发电熔盐产品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为与会人员介绍了绿色低碳储能新材料产业链以及“绿电+熔盐”储能供热和发电体系建设。
熔盐储热是低成本、大容量、长寿命、超长时储能技术,北京工业大学校聘教授、博导张灿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熔盐研发团队开发的系列低熔点宽液体温域熔盐配方、实验和模拟获得的多种熔盐对流传热以及多种熔盐换热单元的传热与流动关联式。
湖北云图熔盐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成都云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专业的熔盐产品研发和营销平台,拥有2.5亿吨盐矿和1.8亿吨煤矿的自有储量。会上,湖北云图熔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强表示,在熔盐级硝酸钠方面,云图控股通过引进设备、迭代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主成分含量稳定在99.5%以上,成功改进了原料液净化和产品提纯工艺;在熔盐级硝酸钾方面,云图控股通过合作、托管、新建等灵活方式,可调配产能超过10万吨。
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经验证的经济熔盐,是支撑这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会上,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副总工程师赵晓辉从熔盐电热技术背景及行业态势、熔盐电热储能解决方案、燃煤机组熔盐抽汽储能解决方案、储能用熔盐的技术和价格需求等方面出发,作了题为《基于熔盐储能的新型储能解决案》的报告。
会上,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孙丰阁对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申报重点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说明。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