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镁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诺卫星在致辞中指出,自2005年国家在海西州批准成立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以来,海西州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全力推动优势资源转换,形成了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特色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的七大循环型产业体系,盐湖资源梯级开发和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大量关键技术难关得以突破,副产物、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产业链过窄过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尤其需要专家学者、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帮助海西出谋划策、传经送宝,帮助海西调整思路、破解难题,为加快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提供科技保障,同时真诚欢迎有志于柴达木镁产业开发的各界人士到海西考察观光、合作创业,助力海西镁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
张庆恩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海西州紧紧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聚宝盆"柴达木盆地资源富集,盐湖资源、金属冶金、煤化工、油气化工、光伏产业等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海西州良好的发展基础。海西的产业发展与天津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此次论坛的召开,对于海西和天津两地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希望两地企业加强对接,寻求合作,实现共赢,共同为推动两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论坛上,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谢康民介绍了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及发展思路,有6位在镁资源开发和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作了演讲,其中: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教授、青海西部镁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徽作了题为"关于青海盐湖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发展前景与思考"的主题演讲;澳大利亚海镁特公司技术总监马切尔斯作了题为"镁在中国汽车轻量化的应用迎来新机遇"的主题演讲;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蒋斌作了题为"镁合金新材料与制备加工新技术"的主题演讲;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胡永琪作了题为"镁化合物生产现状及展望"的主题演讲;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张奎作了题为"金属镁产业发展的思考与新合金研究开发"的主题演讲;成都青元泛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钟辉作了题为"青元泛镁高性能镁合金简介"的主题演讲。镁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镁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交通工具、电子通讯等诸多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这些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镁产业现状、发展前景、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讲解,观点新颖、内涵深刻,提出的问题和对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推动柴达木地区镁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陈伟总结发言时指出,"十三五"时期,海西州将围绕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以钾、钠资源开发为基础,以镁资源利用为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镁、钠、锂、硼、锶等系列产品,金属镁产量可达40万吨,市场潜力和价值巨大。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轻工产业发展水平高、研发能力强,新材料研究推广应用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孕育和汇集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尤其是一些高端制造业的领军企业。青海柴达木镁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的成功举办,为海西镁产业发展、两地企业对接合作搭建了有效平台,开启了天津、海西两地间合作的良好开端,论坛内容丰富、成果丰硕,是一次深入交流思想、开阔眼界、展望未来的论坛,是一次搭建平台、宣传推介、寻求合作的论坛,必将有力助推柴达木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加论坛的还有青海省工商联、天津开发区工商联、中国无机盐协会、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的领导;海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州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大柴旦行委、冷湖行委、茫崖行委的党政负责同志;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8所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加拿大赫氏公司等50余家知名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22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青海柴达木镁产业发展论坛结束后,诺卫星率领海西州党政代表团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