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八届三次理事扩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上,与会专家呼吁还氯化钾以正确评价,修改“忌氯作物”概念。
有关专家表示,“忌氯作物”概念其实是翻译上的不准确。这不但使农民在烟草、马铃薯等作物施肥上谈氯色变,还导致了中国复合肥企业大量生产硫酸钾型复合肥。氯作为植物营养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不是有毒有害元素。从植物营养的角度来说,氯与植物体内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的合成有密切关系,它能保持植物体内电荷平衡,调节气孔运动,参与光合作用并抑制病害发生。但是在“忌氯作物”的概念下,农民被告知像烟草、马铃薯、葡萄、柑橘、西瓜、草莓、生菜等典型的“忌氯作物”不能用氯化钾或氯基复混肥。进而扩展到几乎所有果树、蔬菜、花卉、中草药材、甘蔗等经济作物都被认为是“忌氯作物”。
追溯“忌氯作物”概念在中国的起源,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承林表示,权威外文资料中类似于中国“忌氯作物”的表述,指的是那些对氯敏感的作物。敏感意味着要慎用,但‘忌’却表述了禁止、忌讳的意思。一个翻译的错误导致了以氯化钾为代表的含氯肥料被排斥。“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证明:烟草、马铃薯、柑橘、葡萄、生菜等传统意义上的‘忌氯作物’正确合理地使用含氯肥料后,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好。以色列田间的各种作物都在用氯化钾,不用硫酸钾。所以说传统意义上‘忌氯作物’完全禁止施用含氯肥料的论断是不正确的。”张承林说。
张承林告诉记者,慎用含氯肥料包含这样的意思:含氯肥料有个应用范围,盐碱土慎用,对氯非常敏感的作物慎用,而有充分降雨的地方、砂壤土、西南含氯低的土壤可以放心施用含氯肥料。“实际上除部分盐土外,中国大部分土壤地区,绝大部分的作物都可以持续施用含氯化肥,特别在有降雨和灌溉条件的地区,施用含氯肥料是安全的。”张承林说。
专家们还认为,还氯化钾一个正确评价的另一原因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水肥一体化。相对于硫酸钾,氯化钾价格更低、养分浓度更高、溶解速度更快,在灌溉水硬度大的地区,也不会像硫酸钾那样形成硫酸钙沉淀进而堵塞喷头,氯化钾价格又比水溶性好的硝酸钾及磷酸二氢钾低。要大力发展水溶肥料,氯化钾才是首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