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我国氟化工的萌芽是由铝工业带动,从无机氟化盐开始。改革开放后,我国氟化工从“跟跑”逐渐进入“并跑”阶段,各类氟化工产品生产技术都取得了进步,氟化工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也随之提高。上世纪80年代后期,江苏、浙江等地多家民营企业开始进入生产氟制冷剂、含氟芳香族中间体的行列,并逐渐成为这些领域的主力军。上世纪90年代,随着制冷、化工材料等行业快速发展,我国氟化工由以军工配套为主转向以民用市场为主,由以往的技术引进为主转为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这一时期,我国含氟精细化学品研究异常活跃,开发出了包括药物和农用化学品的含氟中间体、含氟表面活性剂在内的百余种含氟精细化学品。
进入21世纪,我国氟化工进入了“领跑”阶段。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聚合物工艺和工程放大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国内出现了山东东岳、四川晨光、上海三爱富、江苏梅兰和浙江巨化等主要PTFE生产企业,使我国成为全球PTFE第一生产大国。
70年以来,氟化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各地氟化工园区建设也如火如荼,全国形成了十几个以氟化工为主的经济开发基地或园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江苏常熟海虞镇的国际氟化工园区,集聚了上海三爱富新材料股份公司、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阿科玛(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链完整,产业结构合理,是全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园区。
目前,氟化工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以上海三爱富、四川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浙江巨化、山东东岳、多氟多化工、中化蓝天、江苏梅兰、浙江三美等为主的骨干企业近20多家。
未来,氟化工行业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加强氟材料的应用研究,拓宽氟材料的应用领域,提高企业的安全环保水平,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竞争力,实现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无机盐工业协会)
上一篇: 无机盐产业结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