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锰酸锂(NMC)和镍钴铝酸锂(NCA)三元正极材料能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近日单晶高镍三元材料的工程化研究获得新进展。

镍钴锰酸锂(NMC)和镍钴铝酸锂(NCA元正极材料能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目前,商业化的三元正极材料大多是由纳米级别一次颗粒团聚形成的10微米左右的二次球型多晶材料。多晶NMC内部存在大量晶界grain boundary。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各向异性的晶格变化,多晶NMC容易出现晶界开裂,导致二次颗粒发生破碎,比表面积和界面副反应快速增加 ,导致电池阻抗上升,性能快速下降。

单晶型三元材料内部没有晶界,可以有效应对晶界破碎及其导致的性能劣化问题,与商品多晶三元材料相比,单晶三元材料在常温和高温下均具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团队进一步研究了单晶NCM内部裂纹生长和单晶的问题。通过断裂力学分析,估算了单晶内部裂纹生长的参数条件以及单晶发生内部开裂的临界尺寸值;通过电化学实验及离子束切割,阐述了电池充电电压、电化学相变、材料脱锂量与单晶内部裂纹的关系,以及裂纹生长取向性问题。研究表明,在正常充放电电压范围内(2.8-4.3V vsLi+/Li),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单晶型三元材料颗粒不发生破碎;但是,在过充的条件下(例如,充电至4.7 V, 每个结构单元取出 >0.84 Li+),单晶NMC颗粒也会发生颗粒内破碎。在基础研究指引下,本团队加强工程化技术开发,依托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开发出单晶三元材料公斤级中试生产线,顺利生产出合格的622型单晶NMCNi83材料,并已经与包括万向A123 等国际知名电池企业展开初步合作,为单晶高镍三元材料的工程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电智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