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宁德时代中国区乘用车解决方案部总裁项延火向外界介绍了宁德时代在化学材料体系、系统集成、电池残值、低温性能、快充以及智能化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的研发思路及路线规划。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的每次“汇报”实际上对业界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在这次报告中,我们也得以一窥,宁德时代对于各种化学材料体系应用周期和节点的预判。

电池化学材料体系的迭代升级是提升能量密度的一个核心,据项延火透露,宁德时代计划通过对磷酸铁锂材料体系的设计与挖掘,未来将其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达到200Wh/kg- 230Wh/kg,“这样在下一代产品应用时,就可以在续航里程和成本优化方面有更佳的表现。”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其它几家涉及磷酸铁锂的头部企业也在继续深挖磷酸铁锂材料的潜力。如国轩高科在今年年初透露,通过开发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负极采用石墨掺硅和预锂化技术,已经研发出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不过,在项延火看来,随着电池技术、材料的创新,预计到2028年,磷酸铁锂的成本、安全优势在乘用车领域会被其它材料体系取代。未来磷酸铁锂电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研发仍需要观察。

事实上,从宁德时代对于电池化学材料体系的迭代升级方向来看,与业内整体的研判趋势基本一致,未来五到十年,仍然是电池化学材料体系快速更迭、创新的关键期,而随着电池化学材料体系、系统集成等技术的不断成熟,锂电池未来替代燃油,推动汽车大规模电动化的时间也会如期到来。

来源: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