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标准日宣传周
一起来学标准化和标准常识~
2022年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将第53届“世界标准日”的国际主题确定为“SHARED VISION FOR A BETTER WORLD(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第53届“世界标准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数字时代的标准化”。
标准化
问:标准化是什么?
答:我国国家标准GB/T 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对标准化有明确的定义,标准化是指:“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标准化活动所确立的条款,可形成标准和其他标准化文件。标准化的主要效益在于为了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预期目的改进它们的适用性,促进贸易、交流以及技术合作。”这也是世界上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之一,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出的定义与此基本一致。
问: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
答:需要标准化的主题。可以是产品、过程或服务,诸如材料、元件、设备、系统、接口、协议、程序、功能、方法或活动等。标准化可以限定在任何对象的特定方面,例如,可对鞋子的“尺码”和“耐用性”分别标准化。
标准
问:标准是什么?
答: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术语》也给出了标准的定义,标准是指:“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问:标准的特性有哪些?
答:标准是一种具有特定性质的文件。首先,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第二,标准必须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性质,所谓共同使用是指“你用、我用、他也用,大家都要用”;重复使用是指“今天用、明天用、后天用,经常要用”。这里,“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也就是说, 只有大家共同使用并且要多次反复使用,标准这种文件才有存在的必要;第三,标准的制定需要按发布机构颁布的程序进行,由利益相关方在协商一致、充分反映观点的基础上制定;第四,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制定的。
标准类型
按照参与标准制定的主体,在我国通常把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例如,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应用这一系列标准能帮助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满足客户要求,并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强制性国家标准为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者授权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一经发布,必须强制执行;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是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没有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殊需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制定的重点是与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相关的特殊技术要求。
团体标准是由合法注册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为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共同制定的标准,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
企业标准是由企业通过供该企业使用的标准。在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产品实现要求、基础保障要求和岗位操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国家鼓励企业自行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发布。
国家支持在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等领域利用自主创新技术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上一篇: “世界标准日”来啦!对于它你了解多少?
下一篇: 今天,世界标准日!数字时代,标准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