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它在化学工业中享有"化学工业之母"的美誉。食盐是基本化学工业中纯碱、烧碱和盐酸的基本原料。农用化肥的生产更是离不开食盐。有机合成产品,如聚氯乙烯、氯丁橡胶等所需的氯也来源于食盐。可以说,凡是用到钠和氯的化工产品,绝大多数都离不开食盐。另外,在肥皂、染料、钢铁、皮革、陶瓷等有关部门,食盐也大有用武之地。
对于我们人类本身来说,也是片刻离不开食盐的。人体血液中的含盐量为0.9%,只有维持这一浓度,身体才可能正常地进行新陈代谢。胃里的胃酸实际上就是盐酸,它是由食盐产生的。胃中的盐酸不仅有消化作用,而且有杀菌作用,它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中的细菌。所以可以说,食盐是保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海水中所溶解的食盐非常丰富,占所溶解物质总量的80%,约有4亿亿吨。目前,世界每年从海水中生产的食盐总量已达5000万吨,但这些食盐实际上还不到2立方公里海水中的含盐量,可见食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是世界上产盐量最多的国家,1978年的年产量就达1953万吨,其中绝大多数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海水制盐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即太阳能蒸发法(也叫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凉法.其中太阳能蒸发法是最古老的、也是世界上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大部分海盐是由这种方法生产的。
太阳能蒸发法实际上是利用日光晒盐,其原理非常简单。其主要生产流程是把海水引入蒸发池中,利用太阳的热能使池中的海水蒸发,浓度变高,各种盐类渐次析出而得到食盐和其他产品。该法的主要工艺过程包括纳潮、制卤、结晶、采盐,贮运等步骤。此法也有一些缺点,这就是占地面积大,盐场受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生产较原始,劳动强度大。
电渗析制盐法是本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到70年代逐渐成熟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电渗析法的原理与电渗析淡化海水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淡化目的是为了获得淡水,而制盐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浓缩盐水,然后将浓盐水蒸发,再经过结晶、干燥等步骤,就可以得到食盐了。目前,日本是唯一以屯渗析法为主生产食盐的国家,年产量已超过100万吨。
电渗析法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厂址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生产不受气候影响,产品纯度高,节省工作人员,易于实现自动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外,人们利用海水结冰后可以得到浓缩的卤水,然后再进一步冷冻,以此得到各种不同成分的盐类,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冷冻法"。采用冷冻法制盐的国家并不多,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如苏联、瑞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