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现状与对策:以青海省为例
关键矿产是指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但在稳定供给方面存在高风险的战略性资源,主要包括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等“三稀矿产”,铬、锰、钛、钴、镍、钒等其他战略性金属矿产,以及晶质石墨、萤石、滑石、硼等战略性非金属矿产.青海省的关键矿产种类丰富,矿床成因类型多样,资源潜力大.未来要聚焦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基础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勘查实践,加强青海省关键矿产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关键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元素超常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查明关键金属元素赋存状态,提高关键矿产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立足国际国内关键矿产资源形势,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了全面提升对战略性矿产的管理、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及保障矿产资源安全的思考和建议.本文为青海省战略性关键矿产勘查与开发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加强关键矿产的基础地质研究.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及青海省(特别是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盐湖化工、金属产业、油气化工、高原特色生物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的需求,需加强先进找矿勘查方法技术(如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利用,提高关键金属矿物识别能力.加强对镍、钴、锰、钒、铬等战略性矿产,“三稀”矿产,石墨、萤石、滑石等非金属矿产的重大地质事件驱动成矿的机制、壳幔物质和能量循环与关键元素富集机理、深部过程及表生环境圈层作用与关键元素富集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实现理论指导找矿突破.(2)加强对青海省重要成矿带地质背景的研究.建议重点开展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周缘地区的研究.在前人已有研究基础上,需重点加强如下几方面的研究:成矿区带不同地质演化阶段以及不同构造背景下关键矿产资源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关键金属元素矿床的成矿专属性以及元素共生分异规律.应特别关注青海省内关键金属矿床的新类型、新矿种、新赋矿层位,及时总结其成矿规律.通过省内同一成矿带、不同成矿带以及与国内外其他典型矿床的综合对比研究,总结构造背景和物质基础等因素控制下的关键矿产时空分布规律,揭示元素性质和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对关键矿产的元素组合、赋存状态、矿床类型、成矿专属性等矿化特征的制约.(3)加强关键金属元素超常富集条件及成矿过程中活化-迁移-富集过程及机制研究.根据青海省特色矿产资源的产出及近年来重大找矿突破,建议大力加强与基性-超基性岩浆作用有关的钴镍矿床以及与花岗岩-伟晶岩有关的稀有金属矿床成矿过程与机理研究,查明地幔岩浆源区特征、研究岩浆-流体出溶过程和水-岩反应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活化与分配机制,查明关键金属元素共伴生特征及与载体矿物的生成关系、控制因素和超常富集机制,对关键金属元素成矿过程核心问题可开展相关的理论计算和模拟实验.力争建立青海最具特色的镍、钴矿产资源新基地、硬岩型锂铍等稀有金属资源新基地,做强做大盐湖锂钾资源基地.(4)加强关键金属新材料高效清洁利用方面的研究.查明各类关键金属元素的赋存状态、提高关键金属矿产资源利用率,尤其加强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方面的研究,特别需要开展复杂共伴生金属原生及二次资源高效转化、清洁分离新原理、新过程和新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金红石型钛矿、深层卤水型锂矿、盐湖型硼矿、晶质石墨等矿产可选性试验及开发利用研究,提升青海省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图 1青海省主要矿产分布图
来源:地球科学编辑部 苏慧敏等
上一篇: 芒硝矿矿床地质特征